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医技在线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六版:妇幼健康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出现手麻需警惕腕管综合征
肺癌的早期诊断与筛查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护理知识
肝胆外科疾病的家庭护理知识
如何做好护理安全管理
1
11 1 2024年5月25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出现手麻需警惕腕管综合征
 

□黎 玲

腕管综合征,俗称“鼠标手”。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遭到挤压而引起的一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拇指、食指、中指麻木、疼痛。腕管综合征的发病率为3.8%~5%,在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女性中比较多见,女性发病率几乎是男性的4倍。当出现手指麻木,特别是半夜被痛醒或早晨醒来感觉手指麻木时就要警惕了。
腕管综合征的具体症状
患者常会感觉到拇指、食指、中指指端麻木或疼痛,拿取东西时感到没有力气,中指的感觉尤为显著,夜间或清晨症状比较明显。有些严重的疼痛感可延伸至前臂、上臂甚至肩膀。在早期,手部和腕部会有间断性的感觉异常、迟钝、疼痛等症状,且频率逐渐增加,睡到半夜还会被痛醒,还伴随麻木感犹如针刺。适当甩下手腕可以减轻疼痛、麻木感。到中期,这种麻木、疼痛感会持续存在,然后逐渐出现感觉减退。在做一些精细活时感觉手部没有以前灵活。发展到后期,可出现大鱼际肌萎缩,肌肉力量减弱,手指伸展困难,甚至完全没有感觉。
腕管综合征的病因
腕管综合征发生的原因是腕管内压力变化导致正中神经受到卡压。
腕管是一个骨纤维管道,里面有腕骨和屈肌支持带,正常情况下管内的压力是恒定的,但是当压力变化时,如管内的内容物增加或管容积减小,都可以导致管内压力增高进而压迫正中神经。如良性肿瘤压迫、腕横韧带增厚、管内出现腱鞘囊肿、神经鞘膜瘤及外伤血肿等,这些疾病占据了管腔内的容积,使管内的组织结构相互挤压、摩擦,从而压迫正中神经。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较差时,会因为高血糖导致微循环障碍,从而诱发腕管综合征。
哪些人容易得腕管综合征
长期使用手腕工作的人,如电脑打字员、流水线工人、厨师、画家、音乐家、驾驶员、挤奶工、家庭主妇、木工、作家、编辑、商店收银员等。
得了腕管综合征要做哪些检查
常规就诊科室可以选择骨科、神经内科。B超可以看到正中神经有没有增粗、压迫等情况,并且确定腕管内的结构是否正常。
肌电图是目前比较可靠的诊断腕管综合征的检查,它是将刺激器放置在腕部的正中神经上,通过电刺激正中神经获得其传导潜伏期、波幅及传导速度等数据。
如果数据显示正中神经传导潜伏期延长、波幅减低、传导速度减慢则可诊断为腕管综合征。检查时间大约半小时,此项检查相对较痛,但每个人的疼痛阈值不同,大部分患者是可以忍受的,少部分患者会出现不耐受的情况。
腕管综合征怎么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如支具固定、局部微波理疗或封闭治疗,加上服用一些营养神经、非甾体药物,也可以向腕管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普鲁卡因等,主要是为了减轻水肿、消炎止痛、营养神经。同时还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类风湿关节炎等。
如果明确发现是腱鞘囊肿、滑膜炎、良性肿瘤的原因导致的腕管综合征,应该手术切除。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必要时可以采取手术方式,可以选择开放松解术或内窥镜下松解术。术后有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术后伤口感染、瘢痕形成等。也可采用中医疗法,如针灸、推拿等,原理就是温经通络、活血化瘀。
腕管综合征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平时可以适当地食用全谷物和含钙的食物,注重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患者需改变生活习惯,减少腕关节活动,限制重体力劳动。特别对于需要长期用手的职业人员,需避免过度用手,避免劳损,注意进行适当的手腕部放松。
使用电脑时,为避免劳损,使用者应保持手腕于中立位,即手与前臂保持一条直线。手部可较之前臂稍低,同时可在腕关节下设支撑垫。
患者的患侧手需要注意避免劳累,不要提重物,避免手及腕部过度活动,腕部注意保暖。
定期随诊,遵医嘱进行康复锻炼。患者可以记录手腕部疼痛、麻木程度,评估病情进展情况,然后咨询医师,根据病情调整保守治疗方案,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如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时应积极监测血糖、控制血糖,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时需要咨询医生建议。
(作者供职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电生理室)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