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芹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当骨折发生时,正确的急救与初步护理不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为后续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将介绍骨折后的急救与初步护理步骤,以帮助大家正确、冷静地应对骨折。 骨折的判断 在进行急救与初步护理之前,首先要判断是否为骨折。骨折通常伴有以下症状: 疼痛 骨折部位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尤其在移动或触摸时。 肿胀 骨折部位会出现肿胀,皮肤可能呈现紫红色或青色。 畸形 骨折部位可能出现明显的畸形,如弯曲等。 功能障碍 骨折后,受伤部位的功能会受到影响,如无法活动、承重等。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高度怀疑骨折,并立即进行急救与初步护理。 骨折的急救措施 止血 如果骨折部位有出血,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包扎止血。注意包扎时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固定 固定是骨折急救中的重要环节。在固定骨折部位时,应遵循“稳定、舒适、无压迫”的原则。可以使用夹板、绷带、树枝等物品进行固定,但要确保固定物牢固、稳定,并避免压迫到周围的血管和神经。对于开放性骨折(即骨折端刺破皮肤),不要将骨折端放回体内,以免引起感染。 止痛 如果患者疼痛剧烈,可以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但需要注意,止痛药只能暂时缓解疼痛,不能治疗骨折。 保暖 在急救过程中,要保持患者身体温暖,避免受凉。可以使用毛毯、衣物等物品为患者保暖。 转运 在完成以上急救措施后,应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在转运过程中,要保持患者平稳、舒适,并避免过度移动受伤部位。 骨折的初步护理 观察病情 在送往医院之前,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现患者有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心理安慰 骨折患者往往因为疼痛、恐惧等原因而感到焦虑不安。家属和医务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安慰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保持卫生 在初步护理过程中,要保持患者受伤部位的清洁和干燥。如果受伤部位有伤口或出血,要及时更换敷料和绷带,并遵医嘱进行消毒处理。 合理饮食 骨折患者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来支持身体的恢复。家属应根据医生的建议,为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如增加蛋白质、钙等营养素的摄入。 遵医嘱治疗 在初步护理过程中,要遵医嘱进行治疗。如需要服用药物或进行康复训练等,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 总之,骨折后的急救与初步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通过正确的急救措施和初步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为后续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面对骨折时,应保持冷静、迅速应对,并及时寻求专业医务人员的帮助。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北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