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合理使用抗生素 |
|
□李新江 抗生素,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武器,自问世以来,以其强大的抗菌能力挽救了无数生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抗生素的滥用与不合理使用现象日益严重,耐药性细菌不断增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抗生素,学会合理使用,以预防耐药性威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抗生素的作用原理。抗生素主要通过干扰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达到治疗细菌感染的目的。抗生素并非万能药,它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真菌等其他微生物感染则无能为力。因此,在使用抗生素前,我们必须确诊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避免盲目使用。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对抗生素存在误解,认为抗生素可以包治百病,甚至将其视为预防疾病的灵丹妙药。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屡见不鲜。有些人一旦感到身体不适,就自行购买抗生素服用,甚至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随意更改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这种不合理的使用方式,不仅无法有效治疗疾病,还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抵抗性,使得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变得无效。耐药性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细菌基因的突变等多个因素。当细菌长期暴露于抗生素环境中时,会逐渐适应并产生耐药性,最终演化为超级细菌,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耐药性威胁,我们必须合理使用抗生素。首先,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医嘱用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细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和剂量,并告知患者用药的时间和注意事项。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不随意更改用药方案。 其次,要避免不必要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很多人习惯于在感冒、咳嗽等轻微症状出现时,就自行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这种做法不仅无效,还可能增加耐药性的风险。对于轻微的感冒、咳嗽等症状,我们可以通过休息、多喝水等自然疗法进行缓解,只有在确诊为细菌感染时,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再次,我们还需要加强抗生素的监管和管理。政府应加大对抗生素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管力度,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限制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同时,医疗机构和药店也应加强自律,严格遵守抗生素的使用规定,确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除了个人和政府的努力外,科研机构也应积极投入到抗生素的研发中。通过不断研究新的抗生素种类和替代疗法,我们才可以有效应对耐药性细菌的挑战,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中心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