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合理用药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七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牙髓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中耳炎的预防措施
如何预防颈椎病
头颈肿瘤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策略
如何应用物理因子治疗颈肩腰腿痛
1
11 1 2024年6月22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耳炎的预防措施
 


□蔡丽达

   中耳是听力传导和放大声音的重要结构。了解中耳的内部构造和功能,对理解中耳炎的成因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鼓室位于鼓膜和耳蜗底部,是中耳的核心部分。鼓室是一个囊袋结构,含有空气和多种组织结构,如黏膜、肌肉和鼓膜。这些组织共同保持着鼓室内的压力和稳定,确保声音能够顺畅传递。
    咽鼓管是一条连接鼻咽部和中耳腔的狭窄管道,长约3.5厘米。咽鼓管的主要功能是调节鼓室内外压力平衡,防止外界空气或病原体进入中耳。此外,咽鼓管具有引流作用,能够排出鼓室内的分泌物。
    鼓窦位于鼓室与外耳道的交界处,是一个含气的空腔。鼓窦位于鼓室的后下方,与乳突相邻。鼓窦的解剖位置特殊,使其成为鼓室和乳突气房相互交通的枢纽。鼓窦内的空气与上呼吸道相通,有助于维持中耳的正常压力。
    乳突是从颞骨乳突部底面突出的圆锥形结构,内含多个含气的腔隙,即乳突气房。乳突气房与鼓室相邻,对鼓膜起到保护作用,能够减少外界冲击对鼓膜的损伤。此外,乳突还参与了声音的共鸣和放大过程。
中耳炎是如何引起的
    中耳炎是耳部常见疾病,成因多种多样,涉及生理、环境和行为等方面。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中耳炎,大家有必要了解中耳炎的发病原因。
    感染 感染是中耳炎常见的成因之一。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和病毒(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这些病原体可以经过上呼吸道感染、鼻炎、咽炎等途径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是中耳与外界的通道,咽鼓管功能障碍可能导致中耳炎。比如,当咽鼓管堵塞或狭窄时,中耳内的空气无法与外界交换,形成负压,进而引发中耳炎。此外,咽鼓管周围的炎症或感染也可能导致功能障碍。
    免疫系统因素 免疫系统在抵抗病原体感染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时,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减弱,容易引发中耳炎。比如,婴幼儿和老年人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因此更容易患上中耳炎。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可能对中耳炎的发生起到一定影响。比如,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空气污染等环境中,可能增加中耳炎的风险。此外,季节变化、天气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影响中耳炎的发病率。
    个人行为习惯 一些个人行为习惯可能导致中耳炎。比如,频繁掏耳朵可能损伤外耳道皮肤导致感染,游泳时耳朵进水可能引发中耳炎等。
    综上所述,中耳炎的成因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系统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行为习惯等。了解这些成因有助于人们有效预防和治疗中耳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卫生,加强锻炼以提高免疫力,避免过度掏耳朵等行为,以减少中耳炎的发生风险。同时,一旦出现中耳炎症状,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如何预防中耳炎
    了解了中耳炎的成因后,人们就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
    人们及时接种疫苗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肺炎球菌疫苗,它能够有效保护机体免受细菌感染的侵害。
    在季节交替的时候,人们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因为感冒很容易引发中耳炎。
    人们还应避免将异物放入耳道,以免损伤外耳道或引发感染。
    保持耳部的干燥和卫生也是预防中耳炎的关键。在洗头、洗澡时,人们要注意避免耳朵进水,时刻保持耳部清洁和干燥。
    适度运动、提高身体素质也是预防中耳炎的重要措施。适度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发生率。
    同时,人们要降低咽鼓管周围鼻咽组织损伤的概率,避免咽鼓管堵塞。这样可以保持咽鼓管通畅,预防中耳炎。
    如果一旦患上中耳炎,如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患者应及时就诊。患者可以到医院耳鼻喉科进行全面检查,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中耳炎。
    总之,预防中耳炎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了解中耳结构、了解成因,以及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同时,一旦出现症状,患者也要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作者供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中医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