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芳
癫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羊角疯”,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其特征是反复的癫痫发作。癫痫发作是由于大脑中的神经元出现高度同步化的异常放电,从而引起脑功能的短暂紊乱。 癫痫不仅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而且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大脑成长和发育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大脑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更容易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增加了患癫痫的风险。 为了能够迅速对癫痫患者实施救助,关键在于掌握识别早期征兆的能力,并在第一时间对患者的状况进行准确评估。那么,有哪些迹象可以预示癫痫即将发作呢? 看到运动或静止的光圈、黑点、光点、火星等,而在这之前没有这种情况。 会突然闻到如烧焦的橡胶味、硫酸、腥味等难闻刺鼻的味道。建议出现这种情况时,问一下身边的人有没有同样的感受。 躯体会突然的出现麻木、刺痛的感觉,有时还会有感觉缺失的症状,但具体是什么也说不上来。 耳边会出现鸟叫、虫子叫、机器声或者铃铛声等,而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些声音。 本来熟悉的味道,变得不一样,总有不舒适的味道在嘴里。 出现幻觉、错觉,以为看到了某样东西从眼前飘过,或者某种场景是生活中出现过的,但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莫名其妙地出现焦躁、恐慌不安、压抑的心情。 当患者出现以上情况,并且已经开始伴随一些肢体症状时,可能就意味着即将癫痫发作。此时患者家属及身边陪护人员要及时做好相关救治措施,帮助患者稳定自身状况,等待专业救援。 癫痫发作或出现发作先兆的时候,应立即将患者就地平放,避免跌倒摔伤。采用平卧位或者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造成误吸。 在处理癫痫患者发作时的安全问题时,至关重要的一点是避免对患者进行剧烈的移动,可能会导致骨折或关节脱位。患者在发作期间会失去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可能会不自觉地撞击物体或滚动,因此,必须迅速清除患者周围的潜在危险物品,以减少受伤的风险。在处理癫痫发作时,如果患者出现牙关紧闭的现象,我们不建议采取强行撬开口腔的做法。这种做法可能会造成牙龈的损伤、牙齿的松动甚至脱落。此外,如果患者佩戴有假牙或眼镜,应当尽快将其取出或摘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减少进一步的伤害。 口服药物的吸收过程较慢,可能无法迅速产生疗效,因此,在癫痫发作期间,应避免向患者口中强行喂食药物,以防引起窒息或呼吸不畅。同时,不建议压迫患者的人中部位,这种做法既不能有效缓解病情,还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口唇伤害。 如果癫痫发作在5分钟之内自行停止,应让患者保持原来的姿势平躺休息。如果发作持续超过5分钟,应立即拨打紧急电话120寻求医疗救助。 此外,在做好安全和急救的同时,可以用手机录制视频,建议局部与全身均有细节录制画面。这些视频可以对癫痫的诊断和分类以及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林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