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改丽
在医学领域,意识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症状,它阻碍了患者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正常感知。面对这样的挑战,康复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仅是恢复患者身体功能的关键,更是促进患者意识苏醒(以下简称促醒)的重要途径。 针灸与穴位刺激 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治疗意识障碍方面具有显著疗效。针灸师通过选取特定的穴位,施以微弱的电流刺激,以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这种疗法能够改善血液循环,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从而达到促醒的目的。同时,穴位按摩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通过柔和、均匀的手法,刺激患者的穴位,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意识的恢复。 神经肌肉电刺激 神经肌肉电刺激是一种利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肌肉接头处的技术。它能激发运动单位兴奋,提高肌力及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对存在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的患者,其具有一定的促醒效果。通过专业医务人员的操作,患者可以在无创、无痛的状态下接受治疗,加速神经系统的恢复进程。 感官刺激疗法 感官刺激疗法是一种多感官联合使用的促醒手段,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刺激。例如,使用明亮的彩色图片、熟悉的音乐、患者喜爱的食物气味等,都可以有效激活患者的感官系统,刺激大脑对受损组织的修复。这种疗法不仅有助于患者意识的恢复,还能在情感上给予他们极大的安慰和支持。 功能性锻炼与营养支持 功能性锻炼是康复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被动肢体活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等,旨在维持肌肉张力和关节灵活性。对意识障碍患者而言,即使他们无法主动参与运动,也可以通过护理人员的辅助手段进行适量的功能性锻炼,以减缓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同时,营养支持也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制订个性化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机体修复受损组织,间接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团队协作与心理支持 康复护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医生、护士、康复师、心理治疗师等应共同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制订并实施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此外,心理支持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意识障碍患者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因此,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对促进患者意识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的“唤醒”之道在于综合运用多种专业手段和方法,为意识障碍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支持。通过上述多种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意识的恢复和身体机能的改善。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