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君
急救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常因分泌物阻塞或气道痉挛而出现呼吸困难。此时,施救者需要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以确保患者气道通畅。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可采用雾化吸入或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来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必要时,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给予氧疗:氧疗是重症呼吸衰竭抢救的重要手段。需要依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氧疗方式,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或高流量氧疗。对于严重低氧血症患者,需要给予高浓度氧气,但要注意避免氧中毒。由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刺激不敏感,故主张采用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同时,需要注意,所吸入的氧气应加温加湿。 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当单纯氧疗无法满足需求时,需要借助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无创通气或有创通气。无创通气适用于意识清醒、能够配合的患者;有创通气则适用于病情危重、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呼吸机参数需要依据患者血气分析结果进行调整,以确保通气效果。 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常伴有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需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及时予以纠正。对于呼吸性酸中毒患者,需要改善通气功能来加以纠正;对于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则需补充碱性药物。同时,要监测电解质水平,及时补充钾、钠、钙等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稳定。 治疗方案 病因治疗:重症呼吸衰竭常由多种疾病引发,如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力衰竭等。对于肺部感染性疾病,及时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极为重要;对于COPD患者,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以改善气道阻塞状况,缓解呼吸困难;对于气胸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排出胸腔内气体,恢复肺的正常膨胀。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等,以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充血,改善通气功能。必要时,还可以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的药物。 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形下,如胸腔积液引起的呼吸困难等,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康复训练: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展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肺功能和体力。康复训练包括呼吸训练、运动训练等,旨在提高患者的呼吸效率和身体耐力。 预防重症呼吸衰竭:预防重症呼吸衰竭,首先要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戒烟是预防COPD和诸多肺部疾病的关键举措。同时,注意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粉尘。定期进行体检,能够早期发现肺部疾病,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避免发展为呼吸衰竭。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适度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在流感季节,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能够有效预防流感,降低因流感引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的风险。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