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喆 卢梓涵
针灸推拿学是以经络学说和辨证论治为理论根基,以针灸、推拿为主要手段的一门学科。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构成部分,针灸推拿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治疗方法。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相比,针灸推拿具有独特优势,并长期应用于医疗实践,在防病治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灸推拿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且疗效确切,对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效果显著。尤其是在疑难杂症的治疗上,针灸推拿能有效缓解患者痛苦,缩短疗程。针灸推拿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有别于其他疗法,它借助经络、气血的作用,促使机体产生生物效应。由于针灸推拿直接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或穴位,而这些部位或穴位本身为反应区,故而能引发机体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可改善人体生理功能,还能促进或抑制病理反应。 针灸推拿的优势众多,如无创伤、无痛苦、无副作用,且治疗时间短、见效快,容易被患者接受。 针灸推拿以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为基础,以脏腑经络为核心,遵循辨证论治原则,秉持“天人合一”的理念。它通过调节阴阳、脏腑功能以及经脉气血来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理论体系主要涵盖经络理论、腧穴知识、针刺手法、艾灸方法等。 在中医学中,经络由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组成,是体内气血流通与信息传递的通路。经络系统可以调节气血运行,维护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在防治各类疾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针灸推拿所涉及的腧穴,是人体经脉中的重要节点。特定经脉上的腧穴是针灸施治的基础,对其进行刺激,可调节气血运行,进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根据在经脉中的位置和功能,腧穴可分为经穴、奇穴等。腧穴的定位既依赖传统经脉理论,也需要结合现代解剖技术。在中医学里,经络系统堪称人体的“命脉”,其正常运行对机体健康意义重大。 经络系统的调控功能主要包括促进气血运行、平衡阴阳、防病治病等。针灸推拿通过刺激穴位,调整经脉中的经气,促使脏腑功能发生改变,以达到治病目的。 脏腑是人体内部的重要脏器。针灸推拿可通过刺激相应腧穴,调节脏腑机能,促进机体健康。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基。针灸推拿能够有效调节气血运行,实现养生保健的功效。 针灸是针法与灸法的统称。针法是运用毫针,刺入患者相应穴位,通过捻、转、提、插等手法进行刺激,以达到治疗目的。灸法是将燃烧的艾绒,在特定穴位进行熏灼,借助艾草的特性发挥刺激作用,从而实现治病目的。针与灸虽为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但均通过穴位、经络调节人体脏腑气血,进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推拿是在人体的经络、穴位及病痛部位进行特殊手法操作,以达到保健与治疗目的。推拿通过影响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各项机能,可以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加速软组织的修复,缓解疼痛与不适,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人体抵抗力与适应能力。 (何俊喆供职于山东现代学院医学院,卢梓涵供职于山东省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医药卫生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