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六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ABCDE法则”助你辨别恶变的痣
心电图背后的真相
普外科常见疾病诊疗要点解析
从神经内科角度看失眠
血脂异常的危害与预防
消毒≠灭菌,带你认识医院里的“隐形防线”
牙髓炎的诊断与治疗
1
11 1 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从神经内科角度看失眠
 

□王利英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人都曾有过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经历。倘若这种情况频繁发生,我们难免会心生疑问:这算不算失眠?失眠究竟算不算一种疾病呢?今天,让我们走进神经内科,一同揭开失眠的神秘面纱。

    从专业角度来看,失眠并不完全等同于一种疾病,它更像是一种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复杂因素。神经内科医生指出,失眠通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易醒、早醒),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影响日间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偶尔失眠可能是近期压力大、生活节奏改变等原因引起的,经过自我调整往往能恢复正常睡眠,这种情况不属于疾病范畴。

    然而,长期且严重的失眠,在神经内科领域则被视为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许多因素都可能引发失眠,心理因素首当其冲。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是常见的失眠诱因。当人们长期处于精神紧绷状态,大脑难以放松,就容易导致睡眠节律紊乱。比如,职场人士面临工作上的巨大压力,常常会在夜晚反复思考工作事务,从而难以入睡。

    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失眠的重要成因。睡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其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干扰正常的睡眠周期。此外,睡前大量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或者晚餐吃得过饱、过晚,都会对睡眠产生负面影响。环境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噪声、光线、温度不适等都可能破坏睡眠环境,让人难以进入深度睡眠。

    失眠看似只是睡眠问题,实则对身体健康有着诸多危害。长期失眠会影响免疫系统,使人更容易生病。同时,它还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负担,增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在精神方面,失眠可能加重焦虑、抑郁情绪,形成恶性循环。此外,睡眠不足还会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

    面对失眠,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首先,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至关重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不要和平时有太大的时间差异。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凉爽。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以通过阅读、听舒缓的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

    对于因心理因素导致失眠的人群,寻求专业帮助十分有必要。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改善睡眠状况。必要时,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但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滥用。

    失眠虽然常见,但是我们不能轻视它。只有了解失眠背后的原因,采取科学的应对方法,才能重新拥有高质量的睡眠,拥抱健康的生活。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