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皮内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感悟
新形势下中医药的发展探析(上)
中医对鼻炎病因的认识
传统中药方剂的现代应用解析三十六保坤丹
1
11 1 2025年10月30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新形势下中医药的发展探析(上)
 

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养生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医药的发展情况,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虽然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很多政策出台,但是目前我国中医药发展仍存在一些短板。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通过梳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医药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基于对新形势的研判,笔者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与未来发展路径,旨在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深入研究中医药学,对发展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养生的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度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中医药对于疾病治疗和预防的重要作用。
这种新形势对于中医药事业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迄今为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组织开展多批次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有效促进了老中医药专家及民族医药领域专家学术经验的传承。中医药文化系列教材正式发布并进入试行阶段,今后该系列教材将被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
国内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然而,当前我国中医药发展仍存在若干短板,具体表现在中药饮片质量、中医药人才培养等方面,特别是基层中医药人员严重不足。
在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中医药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中医药在发展中,主要面临中医药人才短缺和中药饮片质量等问题。
我国不少地方中医药人才短缺问题突出,特别是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薄弱,一些地区中医药传承后继乏人,真正坚定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专精人才较少。部分基层地区中医师队伍年龄结构老化,老中医去世后其技术经验无人继承,导致中医药学术传承出现断层。中医药人才培养与传承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家为乡镇卫生院中医馆的硬件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部分机构正面临“有庙无僧”的困境;虽然全国每年有大量中医药专业毕业生,但是由于基层工作环境及条件限制,真正选择到基层从事中医药工作的比例仍然偏低。
中药饮片质量是影响中医药发展的另一关键问题。中药饮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临床疗效及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信任。
近年来,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日益凸显,市场上假冒伪劣的中药材屡见不鲜。据2021年《国家药品抽检年报》显示,当年中药饮片抽检不符合规定批次为32批次,不符合规定比率为1.64%;至2023年,不符合规定批次增至63批次,比率上升至2.92%。由于高品质中药材出口需求增加,叠加国内产能瓶颈,部分药材价格上行压力显著,这种成本压力正逐步传导至产业链下游,对中医药的推广应用形成制约。因此,寻求有效的干预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中医药的优势
中医药具有显著优势。首先,与西医相比,中医药服务具有简便、价廉、安全的特点。中医药施治方法简单易行,操作便捷,对场地要求不高,无须昂贵的仪器设备,且中药材天然安全,副作用较少。例如,实施针刺疗法仅需要针灸针、消毒用具和病床;药浴粉或膏药可统一制备,患者按医嘱使用即可。其次,民间流传大量疗效独特、作用显著、制备简便的中医药处方与技术。例如,运用啄治法治疗慢性咽炎,或通过手法治疗脊柱及关节类骨伤科疾病。这些处方和技术不仅是医者世代经验的积累总结,更融合了当地气候特点、人民群众生活习惯及常见病机病理特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临床价值。再次,中医药能够有效满足基层患者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竞争压力增大,疾病谱系发生改变,慢性病以及心理因素相关疾病负担加重,新冠疫情后呼吸道疾病负担亦呈上升趋势,病程普遍延长。
在此背景下,人民群众往往首选就近的基层医疗机构,而非频繁前往大型医院就诊或复查。中医药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与健康指导,尤其在新发疾病谱系的诊疗方面更具优势。
在医疗卫生条件相对滞后的地区,中医药有效弥补了人才与医疗设施的不足,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医药资源的基本需求,保障了人民群众“病有所医”,同时减轻了其经济负担,展现出重要的医疗价值。
(张景祖、李晨晨、邱莹莹供职于长垣中西医结合医院,本文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张景祖传承工作室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