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皮内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感悟
新形势下中医药的发展探析(上)
中医对鼻炎病因的认识
传统中药方剂的现代应用解析三十六保坤丹
1
11 1 2025年10月30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传统中药方剂的现代应用解析三十六保坤丹
 
□左兴盛

 

保坤丹是中医妇科常用经典方剂,素有“调经圣药”“安胎良方”之称,广泛用于月经不调、经期腹痛、胎动不安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常见病证。不少女性因月经紊乱或备孕困难自行服用保坤丹,期望调理身体;然而,保坤丹并非人人适宜,其使用核心在于辨证施治,主要适用于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冲任失调的虚性证候,若误用于实热或瘀滞证型,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保坤丹以滋补肝肾、养血调经、固冲安胎为主要功效,适用于女性因精血亏虚、冲任失养所导致的多种妇科问题。其作用可概括为“补、调、固”3个方面:“补”,即补益肝肾精血,培本固元;“调”,指调理冲任二脉,恢复月经周期;“固”,则为固摄胎元,预防流产。保坤丹全方体现“扶正祛邪、治病求本”的中医思想。
药物组成
保坤丹由熟地、当归、白芍、川芎、阿胶、艾叶、香附、续断、黄芩、砂仁等药物组成,是在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基础上化裁而来,配伍精当,补中有行,温而不燥。
四物汤被誉为“中医补血第一方”。熟地,滋肾填精;当归,补血活血;白芍,养血柔肝;川芎,行气活血。四药配合,补血而不滞血,活血而不伤正,为全方奠定基础。
阿胶、艾叶 阿胶,滋阴养血、止血安胎;艾叶,温经止血、暖宫安胎。二者协同,既可防止出血,又能温养胞宫,常用于胎漏、胎动不安之证。
续断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止漏,尤适用于肾虚腰酸、胎元不固者,为安胎要药。
黄芩 清热安胎,可以预防孕期虚热扰动胎气,与温补类药物配伍,实现“寒温并用、补而不滞”。
香附、砂仁 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砂仁,行气和中、醒脾开胃。二者合用,可以预防药物滋腻碍胃,增强脾胃运化功能。
全方补中有散,滋而不腻,兼顾肝、脾、肾三脏,既养血调经,又顾护脾胃,体现中医整体调理之精髓。
适应证
保坤丹适用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冲任不固所致的病证。
月经不调(虚证型) 临床表现为月经后期、经量少、色淡质稀,或见闭经,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沉细,常见于卵巢功能减退、围绝经期综合征等。
虚寒型痛经 经后小腹隐痛,喜温喜按,经血量少而色淡,伴畏寒乏力,属胞宫失于温养,非实热或气滞血瘀所致。
胎动不安(肾虚型) 孕期见腰酸腹坠、少量阴道出血、神疲气短,B超检查结果提示胎心正常但存在先兆流产倾向,辨证属气血不足、肾气不固者,保坤丹可以固本安胎。
围绝经期综合征(肝肾阴虚型) 见潮热盗汗、心烦失眠、月经紊乱、情绪波动者,若属肝肾阴虚、冲任失调,保坤丹可以辅助调理,缓解相关症状。
区分虚寒
保坤丹仅适用于虚寒证,需要与以下实证严格区分。
实热型月经不调 表现为经期提前、经量多、色深红或紫黑、质稠有血块,伴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玄数。此类证候的患者若误服保坤丹,温补助火,易导致经血过多甚至崩漏。
湿热下注型带下病 白带量多、色黄、有异味,伴外阴部瘙痒、口苦尿黄,属湿热为病。此类患者若误服保坤丹,易助湿生热,加重症状。
禁忌人群
保坤丹性偏温补,适用于虚寒体质,以下情况应禁用或慎用。
实热证者禁用 如见发热、口疮、便秘、月经量多且颜色鲜红者,服用保坤丹后易助火动血。
痰湿内盛者慎用 形体肥胖、胸闷痰多、苔厚腻者,保坤丹易助湿碍胃。
脾胃虚弱者慎用 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者,长期服用保坤丹会加重消化不良,建议饭后服用或配合健脾药物服用。
孕妇慎用 保坤丹虽然具有安胎作用,但是必须辨证使用。孕早期出血需要明确病因,不可过分依赖保坤丹。
外感发热期间者停用 治疗感冒发热时,应以解表为主,盲目滋补易“闭门留寇”,延误病邪外解。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