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治疗脾病健脾、运脾、醒脾应辨析使用
脾胃病的中医临床辨证治疗方
加味柴胡桂枝干姜汤治口臭
祛瘀通络汤治肢体麻木伴下肢屈伸不利
经常手脚冰凉,根在气血功能失调
1
11 1 2018年3月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加味柴胡桂枝干姜汤治口臭
  偃师市高龙镇石牛村集体卫生室乡村医生 王彦权
    病例:常某,女,50岁,口臭多年,多次治疗均无效,痛苦异常。
    诊见:患者口干,大便溏薄,身无力,失眠,右胁下疼,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弦。
    辨证:肝胃郁热,脾肾虚寒,上热下寒,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方药:柴胡15克,黄芩12克,桂枝18克,白芍18克,干姜15克,牡蛎15克,天花粉15克,附子12克,龙骨18克,大枣3枚。共7剂,每天1剂。
    效果:患者服药1剂后,口臭症状即明显减轻;7剂服完,口臭、口干症状消失,身已有力,大便成形,睡眠改善。
    按语:口臭一证,病程短的,多为实证,肝胃郁热多见,用清热药有效,如清胃散等;大病久病(如恶性肿瘤等)引起的口臭,多是阳虚至极、病危之兆(郑钦安论述,阴盛逼出真火之精气,有阳脱之意,十有九死),治宜收纳真阳,方有生机,用潜阳丹;第三种,即此案所说的口臭,临床十分常见,患者既有口臭、口干等肝胃郁热之阳证,又有便溏、怕冷、身无力等脾肾阳虚之阴证,其主要病机为肝经疏泄不利,肝胃火旺,脾虚运化失常,脾肾阳虚,造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多效。
    方解:柴胡、黄芩疏肝清胃,祛郁热,降浊气;干姜、附子温肾健脾,助运化,升清阳;桂枝、白芍一阳一阴,和营卫,调脾胃,顾护圆运动(肝脾清气从左升,肺胃浊气从右降)之中轴(脾胃);龙骨、牡蛎、天花粉、附子,引阳入阴,降虚火,敛阴津,扶正气,助升降。全方共奏清上热、温下阳、升清降浊、通达上下之功效,调服后肝胃(郁热)得清浊气降,脾肾(阳气)得补清气升,清(气)升浊(气)降,故患者的口臭症状得以消除!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