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付琼莹:危急时刻,患者需要我 |
|
本报记者 乔晓娜 通讯员 崔 伟 文/图 “接种疫苗后,先不要离开,停留观察半小时。如果没有心慌、恶心、无力,以及过敏等情况,就可以回家了。如果有不适症状,及时联系医生进行规范处理。”近日,邓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部主任付琼莹,不断提醒接种者相关注意事项。 2002年,付琼莹大学毕业后,成为邓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名预防接种护理工作者。22年来如一日,她从一名接种护理人员成长为科室带头人。由于专业知识扎实、认真负责、善于沟通,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邓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在付琼莹带领下,连续多年荣获先进科室,还获得邓州市巾帼文明岗、南阳市三八红旗集体、河南省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付琼莹也多次被单位评为“优秀干部”“先进职工”,还被邓州市评为“学雷锋标兵”“五一巾帼标兵”“巾帼建功标兵”等。 “付琼莹所在的预防接种门诊,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全年无假日。”据邓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邢德明介绍,这个门诊主要承担二类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患者暴露后的处置,其实就是医务人员在跟病毒抢时间。因此,医务人员要在第一时间为患者规范地处置伤口、注射疫苗,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邢德明继续介绍道,在预防接种工作中,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是考验护理工作水平的重要工作之一。 “医生,快救救我孙女吧……”有一年临近春节,晚上7时,准备下班的付琼莹伴随着呼救声,看到两位老人抱着孩子,冲进了值班室。 其中一位老人边说边掀开了渗着血迹的被子,一个3岁左右的小女孩儿,面部血肉模糊,一道将近10厘米长的伤口,从额头延伸到腮帮上……小女孩儿不停地哭喊着。 “怎么办?要不,让他们去南阳处理吧?这样,我就没有风险了……危急时刻,患者需要我。”据付琼莹回忆,她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严重的犬伤,着实有些慌乱……但是,付琼莹非常清楚她不能随意放弃,早点儿进行规范化治疗,就能让孩子少一分痛苦、多一分安全。 “冲洗伤口、接种狂犬病疫苗、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作为医务人员,付琼莹深吸了一口气,快速把狂犬病暴露后的处置规范在脑海中梳理了一遍,告诫自己要沉着、冷静。在处理完后,付琼莹又帮助两位老人让孩子接受进一步治疗。 预防接种门诊与医疗机构有所不同。医疗机构重在治疗,患者病好了会对医生充满感激,因为他们看到了效果;而预防接种是防患于未然,接种者接种疫苗后,只是为其建立了抵御某种特定传染病的坚固防线,什么时候能发挥作用,能起到多大的效果,接种者并不清楚。再加上预防接种时,因为个体差异,会有少数人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所以难免会出现对预防接种门诊的偏见与误解。

付琼莹(左)为群众接种疫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