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五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三高”不是老年病 青年人中招的早期信号与逆转指南
质控管理的4个实用方法
心脏术后的家庭护理
要监测抗癫痫药浓度
银屑病不传染 需规范治疗
关节“咔咔”响 当心骨关节炎
老年人髋部的“致命骨折”:转子间骨折
1
11 1 2025年11月15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老年人髋部的“致命骨折”:转子间骨折
 


□韩小波

   转子间骨折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指出,发生髋部骨折后,致残或致畸的概率达到50%以上。老年人发生转子间骨折后,6个月内死亡率达到17%,25%寿命缩短,50%日常生活受限。因此,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种严重骨折,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它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
    什么是转子间骨折
    简单来说,我们的大腿骨(股骨)顶端有一个“拐弯”的结构,是连接股骨颈和股骨干的桥梁。转子间骨折就是指发生在这个区域的骨折。转子间骨折的骨骼血运更丰富,愈合潜力更大,但创伤通常也更严重。这种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占髋骨骨折的34%~46%。股骨转子间骨折血运丰富,极少出现不愈合。
    高危人群有哪些
    转子间骨折在临床上几乎是一种老年性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会变得疏松(骨质疏松),强度下降。老年人因肌肉力量下降、平衡感差、视力不佳或服用某些药物(如降压药、安眠药)而易发生跌倒。
    随着老龄化的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患者的人数逐渐增加,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概率逐渐上升。一项全球预测性研究显示,到2050年,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将上升31%,女性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将上升24%。
     有哪些症状
    剧烈疼痛:髋部周围(大腿根部外侧)有持续的、难以忍受的剧痛。
    功能障碍:无法站立和行走,甚至无法主动抬起。
    下肢畸形:伤腿会出现脚尖向外撇,且看起来比健侧短了一截。
    如何治疗
    治疗的核心原则是:积极手术,早期活动。
    一旦怀疑骨折,我们应立即让患者平卧,进行患肢保护,并尽快将患者送至医院,由专业的骨科医师诊疗。
    老年人接受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往往意味着极高的风险,如肺部感染、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这些均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骨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固定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手术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等优点,为患者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支持。因此,只要患者能够耐受,手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金标准”。
    手术的目的是将骨折复位并固定起来,让患者可以尽早恢复活动。目前,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应用最为广泛,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的优点,尤其适合老年患者。
    术后康复与护理
    术后康复至关重要。早期需在床上进行踝泵练习、股四头肌收缩等,以预防血栓(术后第1天起)。病情稳定后,在医师的指导下,在助行器辅助下站立和行走。切记“早下地”不等于“早负重”。具体如何练习,需严格遵从专业医师的指导。
    如何预防
    预防骨质疏松
    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多进行户外活动,晒太阳。戒烟限酒。适时进行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预防跌倒
    家居环境改造:移除地上的电线、杂物,浴室和走廊安装扶手,使用防滑地砖,穿着合脚、防滑的鞋子等。
    加强锻炼:适当运动,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使用手杖等助行器。
    疾病管理:管理好慢性病,避免发生低血压、低血糖等。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