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霞
“贵人语迟”这句俗语常被用来安慰焦虑的家长,仿佛孩子说话晚是聪慧的表现。现代儿童发展科学表明:语言发育迟缓并非天赋异禀的标志,它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沟通、社交和学习能力等。
什么是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语言理解或表达能力上明显落后于同龄人正常发育水平。如果孩子在语言发育上比同龄人落后6个月以上,例如2岁时仍不会说词组、3岁时说话难以被理解,就应考虑语言发育迟缓,需要进行评估。
儿童语言发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理解能力,即能听懂别人说的话并理解相关指令;二是语言表达能力,指能通过词语和句子表达自身的需求和想法。
虽然儿童语言发展有个体差异,但是普遍遵循一定的规律:1岁左右开始说出有意义的单词;18个月词汇量达20个以上;2岁时能将2个~4个词组合起来使用;3岁时基本能用句子表达自己的需求。
语言发育迟缓的常见原因包括:听力问题(如中耳炎)、构音器官异常(如舌系带过短)、神经系统发育问题(如脑瘫)、家庭环境因素(如缺乏语言刺激)、遗传因素。
“贵人语迟”的潜在危害
1.延误干预黄金期:大脑语言中枢在3岁前可塑性最强,错过此阶段干预效果将大打折扣。
2.引发连锁问题:研究表明,在未及时干预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60%会出现阅读障碍,45%会产生社交焦虑,30%会伴随行为问题。
3.掩盖真实病因:语言发育迟缓可能是自闭症、听力障碍、智力发育问题等疾病的早期表现,盲目等待会错失诊断时机。
必须警惕的预警信号
除开口说话晚外,这些表现同样需要警惕:12个月大时不会用手指物表达需求;18个月大时听不懂简单的指令;24个月大时不会模仿动作或声音;任何年龄段出现语言能力倒退。
孩子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一旦发现孩子语言发育滞后,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评估。通常由儿科医生、儿童保健科、康复科或语言治疗师共同参与诊断,以确认是否为语言发育迟缓,并判断是否需要干预。常见的干预方法包括语言训练、感统训练、行为干预和家庭配合训练等。
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至关重要。研究表明,3岁前接受干预的孩子,语言能力恢复正常的概率显著提高。
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1.多与孩子交流:即使孩子不会说话,也要经常与其互动。
2.减少电子屏幕使用:电视、手机不能替代真实的人际交流。
3.鼓励表达:引导孩子用语言而不是哭闹来表达需求。
4.定期体检:关注儿童发育里程碑,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贵人语迟”虽然是一句善意的安慰,但是它掩盖不了语言发育迟缓带来的现实问题。家长应重视孩子的成长信号,若发现孩子有语言发育滞后迹象,不应等待“贵人开口”,而应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