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娟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好发于3岁~10岁儿童。其症状包括发热、喉咙疼痛、口腔溃疡等。对于疱疹性咽峡炎患者,日常护理很重要。 保持口腔卫生 口腔卫生是预防和缓解疱疹性咽峡炎的关键。患者应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刷牙时,应选用软毛牙刷,避免刺激咽部。同时,可以使用淡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漱口液进行漱口,以减轻咽部的疼痛和不适。 合理饮食 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料理机打的糊糊、水果等。避免食用过硬、过烫、过酸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酸甜食品等,以免刺激口腔黏膜,加重病情。此外,患者应多喝水。该病刚开始会有发热的症状,身体会流失很多水分,所以必须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如果患病的是小宝宝,且不愿意喝水,可以喝鲜榨的果汁或者小米粥、米糊等,想办法让孩子多摄入水分,牛奶、米糊等食物温温的即可。对于口腔溃疡疼痛期患者来说,凉凉的喝着会比较舒服。 监测体温 体温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重要指标之一。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贴退热贴等。对于高热患者,应及时就医并按医嘱使用退热药物。 休息与运动 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和疲劳。适当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提升免疫力。待病情好转后,可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增强体质。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复发。平时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注意心理调适 疱疹性咽颊炎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因此,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预防交叉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具有传染性,应采取措施预防交叉感染。在疾病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传染给其他人。隔离期间,患者应尽量待在家中休息,避免去公共场所。同时,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使用单独的餐具和洗漱用品,并定期消毒。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室内空气流通对于预防疱疹性咽颊炎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应保持患者居住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及时就医与用药 对于病情严重的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如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并按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及抗生素等进行治疗。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冠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